close

1902904_714839771901039_1308393863_n   【談欣賞】

往往一種藝術品,得不到大眾的共鳴,其中因素固然很多,但大家的欣賞力不夠,是一個最大的原因。例如我國的國劇,是經過千錘百練的歌、舞、技、藝於一爐的產物,能夠另人百看不厭的好戲,可是現在的國劇日漸式微,欲振乏力,為什麼? 實在是懂的人太少了。 因為聽國劇除了其中音調、過門、唱詞之外,還要知道其象徵性的動作和暗示,以及劇情的來龍去脈,甚至於屬於哪一個派別等等,如果你茫無所知,坐上幾個鐘頭,自然感到味同嚼蠟。 也應了歇後語;「洋人看京戲—傻了眼啦。」 又如繪畫,中西的工具和畫風不同,而前衛的見解和保守的理論都是振振有辭,如果對於繪畫常識連一知半解都不清楚,就妄加月旦,那自然不會中肯,徒惹人笑柄,所以說欣賞除了直覺對作品的感受外,還要對藝術品本質、含意、製作過程都有個粗淺的了解,這樣才能引起更大的興趣,也可以作為深入研究的台階。

1506594_714839788567704_232646391_n
 
宋朝米芾認為繪畫的鑒賞家需具備:「天資高明,多閱傳錄,或自能畫,或深通畫意,每得一圖,終日把玩如對古人,雖聲色之奉,不能奪也。」 最後兩句,就是表示要有自己的創見,而不附合一般人云亦云,不作一窩風的亂吹狂捧,而有超特色的欣賞力,自然,這是屬於專門性的鑒賞家的本領。
欣賞藝術攝影,也是要對攝影中的要素,有個深切的明瞭,領會到個中的情趣,這樣才能分別出優劣,不致於誤解。 一幀藝術攝影,雖然沒有嚴格的規定,我想既在展覽會場或報章什誌發表,就該具備;「主觀的內涵」、「人生的趣味」、「完美的構圖」、「情感的共鳴」、「豐富的色層」、「貼切的題名」再經過時間的考驗,這就是一張藝術作品。不過所說的六項原則,並不是一層不變的,不案構圖方式,也會有傑作產生;色層豐富,也包括技巧的純熟。但是作品中如含義極佳,技巧差一點也無所謂。 在攝影展覽會場中,常常聽到觀眾說,這是一張攝影不是畫嗎? 後來經過再三解釋,他才疑信參半的走了。
雖然攝影在近幾年中已經普遍而大眾化了,但是對於藝術攝影的了解後,顯然還是不夠,如何使藝術攝影的欣賞能力,培養大多數人感到興趣,看得懂,雖不必個個像是鑒賞專家,但至少也不會把影展而認為是畫展 -傻了眼啦。一起看大山大水吧!
 
1795485_714839821901034_1878309606_n1978859_714839808567702_1052482878_n
 
 
人類只有三件事,就是誕生、存在和死亡。
 
誕生就是在無知識中發生的,然而死亡卻會遭受無限的痛苦,而存在往往卻又被忘懷。
 
隨自然,則藏惑有餘。
 
 
人之所以非常柔順,是因為什麼都能適應。
 
我對於事的抱負和理想目標,是以「真」為開始,「善」為歷程,「美」為最終目標。
 
 
自然界無獎懲,只有因果。
 
 
 

 
 
 
 Olively Image Consulting
 
 
 
 
 
合作邀約: olively0121@yahoo.com.tw
 
 
私訊洽詢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Olively 小松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